
今年驻训开始后,我所在部队跨区域转战多地。在执行野外驻训任务的同时,我们还担负日常战备执勤任务。
与以往不同的是,我们到达驻训地后的第一件事,就是向配属的空军、火箭军某部指挥机构“交”出指挥权。
过去,我们也与其他军兵种部队进行过多次联合防空训练,但调整转隶临时指挥关系,还是头一次。
我们结合任务实际,一边努力调整配合,一边探索学习实践,得到很多启发和收获——
我们常说,仗要联合打,兵要体系练。地空导弹营是体系防空的基本组成单元,战场上,必须具备与不同军兵种单位有效协同的能力。这要求我们必须立起标准化、规范化、精细化能力导向,将自己锻造成一个“即插即用”的战斗模块。如此,联合训练和协同训练才能更加顺畅。
这两年,我们单位利用参加跨军兵种联演联训机会,主动作为、积极探索,不断加强与友邻单位、院校厂家的协作交流,组织雷达、通信等专业人员深入一线,与指战员一起聚力攻关。
信息接口统一、相关标准统一、战备值班统一……我们力求把每一个作战单元都变成“即插即用”的标准化战斗模块,真正实现共用“一幅图表、一套用语、一个网系”,步调一致助力练兵备战。
体系的核心在“融”,威力也在“融”。作为体系作战的一环,必须主动把自己嵌入链条、融入体系,通过不断训练、检验、磨合,练强“即插即用”的本领。作为这个“标准化模块”的指挥员,我要和战友们共同努力,用好驻训期间的体系练兵机会,向其他军兵种部队取长补短,不断提高打赢能力。
(本报记者朱柏妍、特约记者胡瑞智整理)实盘配资一般不超过多少
51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